26. 策安邦国_大唐:八岁贤王
唐家三少 > 大唐:八岁贤王 > 26. 策安邦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6. 策安邦国

  宴会结束。

  长生殿外,世家各族三五成群离去。

  李元景还没走下台阶,身后就有一个声音响起。

  “赵王且慢。”

  转过头去正是荥阳郑氏的家主郑善果与郑凤炽迎了来。

  二人老脸带着笑意,显然在此次宴会收货颇丰。

  “恭贺郑大人的家族被皇兄评为一品世家。”李元景打着官腔,让周围的人都忍俊不禁。

  赵王小小年纪就这般老练,以后很难想象会变成什么样。

  “明日午时,还请赵王过府一聚。”

  “是啊,郑某也十分感激赵王。”郑善果与郑凤炽轮流邀请。

  这次荥阳郑氏夺得一品世家,全仰仗赵王的牵线。

  三方收益,其中郑凤炽付出的代价最多,赵王费力最多,反倒是郑善果捡了便宜。

  无论如何,郑善果更愿意和聪明的“赵王”合作。

  那个博陵崔氏崔民干,此次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  捐了八十三万石粮食,最后与捐了六十万石粮食的长孙氏,以及捐了三十九万石粮食的弘农杨氏,并列二品世家,这

  岂不是蠢货吗。

  “郑大人不必了,此次您可得感谢郑先生,要不是他捐出这巨额的粮食,你们荥阳郑氏岂能获得一品世家的判定,至于我李元景只不过是扯扯嘴皮子罢了。”

  李元景这番话把功劳让给了郑凤炽,这简直是让郑凤炽高看一眼啊。

  郑凤炽心中暗想,赵王为人足智多谋,并且手段软硬皆有,还十分会做人,日后必是大唐的栋梁支柱。

  郑善果也是这么想,这八岁赵王的智慧堪比沉浮宦海多年的老狐狸,说道:“既如此,改日再邀赵王到府。”

  李元景点头,离开长生殿,前往太皇所在的养生殿。

  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糟老头子。

  果然,进入了养生殿。

  李渊笑盈盈道:“儿啊,是不是博陵崔氏夺了头筹,被评定为一品世家?”

  “爹就跟你说过,郑凤炽再有钱,也不可能与五姓七望相比,博陵崔氏身后有各个家族的身影。”

  看着李渊得意的样子,李元景又哭又笑。

  当然同情居多,李渊虽然从大兴宫搬到了养生殿,但是消息十分不灵通,每次都得通过自己来得知朝野的动向。

  李渊又道:“你啊,从崔府买了三十万石粮食,又卖给了他们。”

  “现在他们崔府得了一品世家的称号,必定会揪住你小辫子不放。”

  “当初听爹的,把三十万石粮食捐了,获得一个好名声,而且崔府也没办法攻讦你,可惜喽。”

  李渊虽然没有前往长生殿参加宴会,但是可以想象到那里的一切。

  因此,牛逼都吹到了天去。

  “元景,那个郑首富究竟捐了多少粮食,被评为几品世家?不论如何,他应该都会感谢你的,这可是帮他们郑家提升了声望。。”

  莫丽芳见到儿子入殿,瓜子也不磕了,女人终究好奇八卦。

  “郑凤炽捐粮一百万石,还被评为一品世家。”

  李元景悠悠说道,坐在了爹娘的中间。李渊吓得手里的瓜子壳撒了一地,狐疑否认道:“怎么可能!”

  “一百万石粮食,郑凤炽绝对拿不出来,这么多粮食足够二十万大军两年的开销了,小子你又开始胡扯了。”

  李元景神秘一笑:“郑凤炽拿不出来,儿子我拿得出来,就凭这一张嘴就帮郑凤炽借了二十万石粮食。”

  李渊才不相信,李元景的嘴值二十万石粮食。

  估摸着儿子把自己那些财宝都换成粮食,帮郑凤炽给捐了。

  三四万贯钱去换大唐首富的人情,可以说十分亏。

  李元景自己都佩服自己的操作,讲自己如何帮郑凤炽与郑善果牵线,以及二人怎么感激自己都说了一遍。

  纵横朝廷,翻云覆雨,儿子只是耍了耍嘴皮子就让两郑都感激他,李渊一脸震惊:

  “你是我儿子吗?”

  陛下~~莫丽芳娇嗔一声。

  李渊咳嗽,解释:“我的意思是,你是爹娘的儿子吗,你究竟是人是鬼。”

  这是夸我吗,李元景哭笑不得,道:“爹,你也是大妖孽,仅仅两年就推翻隋朝,成为了开国皇帝,而且还被二儿子干翻了。”

  “找打!”

  李渊脸拉下了,瞬间追着李元景满大殿跑。

  这父子和睦的景象,刺痛了殿外的李世民。

  李世民还是没有推开养生殿的殿门,他本来是想借着弟弟多么能干,为朝廷筹集了好多粮食的借口,来跟李渊缓和一下,没想到遇到了这一副场面。

  简直心里发酸。

  “陛下?”养生殿外的侍卫疑惑驻足不前的皇帝。

  李世民:“回宫。”

  长生殿的内殿,这里是皇帝休息的地方。

  长孙皇后今日留在这里侍寝,顺便与李世民聊了聊各大家族女眷的情形。

  “那卢夫人果真如传言般的有趣,性格耿直豪迈,怪不得房相怕了她。”

  “崔夫人那一张脸啊,刚开始犹如孔雀开屏,直到郑首富出现后,就如霜打了茄子,今夜博陵崔氏与一品世家失之交臂,她可是受尽了嘲笑。”

  “郑首富的女儿倒是真的不错,师从大儒孔颖达,臣妾一番考校,对方竟然全接住了,确实有资格在崇文馆教授皇子公主们。”

  “咦......陛下您怎么了?”

  长孙皇后絮絮叨叨,仿佛被打开了的话匣子,与平日的端庄雍容寡言少语,有明显的区别,过了许久才发现李世民扶额沉思。

  李世民摇头痛苦道:“朕是在想该赏赐赵王些什么,他这次可是为朝廷解决了燃眉之急。”

  “爵位已是王爵,食邑也是不小,什么稀奇宝物他肯定不缺,他年纪较小就已经敢在朝廷弹劾朕,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,倘若给了实权的官职,朝廷真的会永无宁日。”

  长孙皇后笑了笑,提议道:“此次,赵王策安邦国,挽狂澜于既倒也不为过。”

  “赵王说自己想要当个贤王,陛下不如赏他一个‘贤王’封号。”

  “只不过区区贤王封号,不足以彰显其功德。”

  李世民瞬间想到了,自创了一个封号。

  “干脆直接封其为‘八贤王’,拥有八个王爷的食邑,朕希望他惩奸除恶,为民做主。”

  长孙皇后点头。

  不过,她感觉丈夫要惨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tjss9.cc。唐家三少手机版:https://m.tjs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