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.皇弟的指点_大唐:八岁贤王
唐家三少 > 大唐:八岁贤王 > 13.皇弟的指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3.皇弟的指点

  贞观元年,国库并不富裕。

  数个月前,渭水之盟,突厥打到了长城下的渭河北岸,李世民签订了耻辱条约,并且保证每年给突厥数万贯的茶叶、布匹、盐巴,才让突厥退兵。

  这一大笔支出掏空了国库,加大唐成立后,为了安抚百姓,采取了轻徭薄赋,导致朝廷没钱,一旦来个灾荒,就能让李世民焦头烂额。

  现在河东旱情,让不太富裕的国库更是雪加霜,基本已经见底。

  这次李世民亲自提着后宫御厨亲自做的樱桃酥,去武德殿见赵王,想要对方捐一点粮食出来,最好再来点指点。

  赵王弹劾皇帝、赵王论玄武门之变、赵王借钱屯粮大赚一笔,这一个个例子才发生不久。

  李世民相信这个皇弟不简单。

  龙辇从长生殿的东门走出,直接进入了武德殿外围。

  这里原本花草成荫,鲜花成群,此刻竟然光秃秃的一片,像是刚刚被犁过的一片耕田。

  “混账啊!”

  “朕煞费苦心种植的花花草草。”

  李世民曾经在这里种下了最爱的兰草,此刻不见了踪影,显然已尸骨无存。

  一名看管耕田的太监来到了龙辇前,报告:“陛下,赵王说有什么宝贝要种下去,因此让工匠把这里的花草全都锄光了。”

  “奴婢死活都不让,赵王将奴婢揍了一顿,还威胁奴婢不能告诉您。”

  这名太监委屈,脸还有红肿的伤痕。

  “这赵王太不讲理了,朕要好好替父皇教训他。”李世民压抑住愤怒,想起正事要紧又将此事压下。

  “皇兄来了啊,这是要利息吗?”

  “皇弟马给您送去。”

  李元景见到李世民就迎了来,恭恭敬敬拱手一礼,脸满是笑容。

  他从贫穷赵王到现在大资本家,就花了十几天的时间。

  多亏了李二的那一千贯本金。

  所以见到皇帝能不开心吗。

  关键是还赢了那一桩赌约,很快支线任务也要完成。

  李世民当下心中滴血,表面还是面无表情说道:“那些钱不着急,元景啊,这是后厨刚做好的点心。”

  说完,随行太监递了一个精致木盒,打开后,里面白色的糕点,精美无比,散发香气。

  只不过李元景又不是随随便便被哄好的孩子。

  难道李世民想要违背赌约?不与齐王妃分开?如果这样那就是违背诺言,人品极差

  疑惑道:“皇兄这是做什么?”

  “河东道旱情,田里的麦子都哭死了,许多百姓没有存粮,饥不择食已经开始吃树皮,朝廷的赈济粮已经在路了。”

  “只不过,国库并不充盈,不可能把所有的粮食都拨到河东,总得留些粮食在手里,避免异族入侵之类的意外。”

  李世民坐了下来,扶着额头,声音惆怅。

  皇帝果然不好当,以前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出生入死,认为自己功劳最大,其实李建成和李渊管理后勤功劳也是不小啊。

  “借粮吗?”

  “当然可以,只不过必须得先将赌约给履行了,将齐王妃嫂嫂送出皇宫,并且不许与其有来往哦。”

  “父皇说您肯定不会遵守赌约,定会偷偷私会她,但是我不一样啊,我可是十分相信皇兄你。”

  “皇兄可别让我失望。”

  李元景笑嘻嘻说着,呛得李世民根本没法反驳。

  李世民吩咐下去:“让齐王妃出宫,将其送回杨家。”

  “是陛下。”

  刚刚那个提着点心盒的太监神色惊讶,皇后都劝不了陛下这件事情,没想到赵王竟然做到了。

  赵王不仅胆子大,而且能力很强,可以让陛下低头。

  李元景笑嘻嘻:“崇文馆的那些作业?”“不用写了。”

  李世民没好气道。

  “皇兄可曾说过,臣弟未满十八岁禁止进入朝廷。”

  “一律取消!”

  李世民妥协。

  李元景惊喜无比,不仅是李二低头,还有脑海里响起系统声音。

  待会再查看。

  也不知道李世民为何对自己如此宽容。

  或许是李二对兄弟有愧疚,或许是自己长得太可爱了很有亲和力,一定是这样的。

  “朕其实最想知道,你如何得知河东旱灾?”

  打死李世民,他都不信,这个弟弟是能掐会算都小神仙。

  一定是某些运气的缘故。

  李元景想了想,咧嘴一笑:“臣弟我其实是神仙转世,前知五百年,后知五百年,天文地理,无所不通。前段时间夜观天象,得知河东灾荒,才到处借钱屯粮。”

  “去去去!”

  “别油嘴滑舌。”

  李世民拍了拍桌子,表示自己很认真。

  孔子曰:三人行必有我师焉。

  李世民不管对方年龄如何,只要比自己厉害,都愿意向对方请教。

  这次很想听听皇弟的指点。

  看着历史的唐太宗想的脑袋都大了,别提有多爽。

  李元景沉吟片刻,解释道:“其实呀,河东道已经干旱一两个月了,只不过刚开始不严重,只有一两个县,当地官府也没引起重视。臣弟的表哥莫云飞是长安城内的商人,往返各地,是他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的。”

  “随后我就很好奇,询问表哥河东道境内的湖泊、草场如何。”

  “他说湖泊水位下降,草场植被有些退化。”

  “加北方有十年九旱的说法,我就知道旱情必定到来,但是也不敢乱说,反正说了你们也不信。”

  唰!

  李世民忽然想明白了。

  局部干旱、湖泊水位下降、草场植被退化这些都是干旱的提示。

  可是只有赵王李元景注意到了,这简直是见微知著啊。

  而且是千里之外,见微知著。

  这旱情都被他分析出来了,这番见识真的不逊于那天玄武门之变的见解。

  眼光长远、心细如发。

  李世民看着李元景就像一个香饽饽,不过很傲娇,嘴嘟囔道;“你不早说跟朕说,早说朕再去借他个一千贯。”

  李元景呵呵一笑,就你?

  你可不敢梭哈重仓呢,也就马后炮可以。

  李世民咳嗽一声:“这次河东有难,皇弟你愿意出多少粮食,朕建议你出的越多越好,这样方能显示赵王的威名,你不是说自己还要当贤王吗。”

  害怕李元景越来越有能力而夺了他的皇位?

  李世民绝对不会这样。

  历朝历代,多有狡兔死、走狗烹,汉朝、明朝最令功臣心寒。

  反倒是唐朝,只要你不是造反谋逆,贪婪作祟,基本都有好下场。

  至少李世民的心胸,不会猜忌功臣、猜忌亲王。

  李元景眨了眨眼睛,说要捐,没说用自己的粮食捐啊。

  “皇兄,我教你个办法筹集粮食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tjss9.cc。唐家三少手机版:https://m.tjs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